您现在所在位置: 天行体育 > 新闻中心 > 公司资讯

公司资讯

Company information

行业动态

Industry dynamics

常见问题

Common Problem

天博综合平台看天博展览听他们讲天津故事(图)

发布日期:2022-06-03 21:03 浏览次数:

  走进天津博物馆展厅,随处可见“天博志愿者”的身影,他们中有来自各行业的在职人员、发挥余热的退休职工,也有各高校的在校学生。他们利用休息时间践行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精神,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,传播文博知识,传承中外文明,在形式和种类上拓展宽度,在水平和专业性上提升高度,在影响力和社会价值上挖掘深度,成长为一支文博专业性突出,服务水平规范化,讲解水平星级化的志愿服务团队。

  我是1973年生人,上小学时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了兴趣,毕业后在天津师大任教。2007年暑假,我带着儿子游览五大道,天博综合平台遇到十几个外地学生问路,他们来五大道的目的是写一份调研报告,我带他们走遍五大道,讲了很多建筑背后天博综合平台的历史。那次讲解给了我很大启发,闲暇时我就去五大道做“马路志愿者”,还专门做了一份“五大道讲解图”,也在学校开了一门课“天津人文”,讲解天津的历史故事。

  2014年,我通过考核、培训,正式成为天津博物馆志愿者。那个暑假我在博物馆呆了21天,熟悉每一件展品和讲解词。2015年,我一天讲解四场,每场讲一个多小时,一共讲了100场。节假日参观者特别多,对于讲解员来说,越多人听,越讲得来劲,有一种被认可的幸福感。

  以“中华百年看天津”展厅来举例,走马观花要看3分钟,我可以给普通参观者讲解15分钟,也可以给历史专业的学生讲解4个小时,各有各的针对性。比如遇到从塘沽来的参观者,我会把展览里有关塘沽的内容讲得更细;给老年观众讲解时,我会偏重老故事。

  我在天博志愿者“志委会”工作期间,策划了几场主题活动。天津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,我们带着观众走在街上,体会这座城市的过往,温习曾经的岁月。2014年12月,我和几名志愿者一起进行城市寻访、踏勘,走遍解放北路,回来自己写讲稿。2015年5月18日博物馆日,“看天博展览,听天津故事”的城市寻访品牌一炮打响。2016年我们随着“拿破仑文物特展”寻找天津的罗马元素,来到意风区。2017年我们到五大道寻访张叔诚、徐世章等天津文化名人故居和遗迹。2018年天津博物馆建馆百年纪念,我们城市寻访的主题是“回到百年前的天津博物馆”,寻访天津博物馆的前世今生。2019年,我们又带领观众走遍天津的红色历史遗迹,把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示给大家。

  志愿服务不仅是奉献,其实也有收获,但收获的不是金钱、荣誉,而是知识和见解。我们的志愿者有研究古文化的,有研究瓷器古玩的,通过互相交流学习,愈发感觉天津是个有故事的城市,我们也就越想和大家分享这些故事,宣传天津。

  我是1953年生人,小时候家住青年宫附近,在成都道小学上学,每天走解放北路,都会路过天津市艺术博物馆,现在那个地方还在,改成了西洋美术馆。记得上世纪80年代我去参观过一次,当时展出范宽的《雪景寒林图》,说是稀世珍宝,由收藏家张叔诚捐献。印象中馆里还有“风筝魏”的风筝展览。

  在天津农学院退休后,我常到博物馆听讲座,获益良多。2013年,偶然得知天津博物馆招募志愿者,我报了名。我觉得,文物讲解看似简单,但每个人对文物的理解是有差异的,讲解的内容会有偏重,给观众的体验也会不同,这就要求讲解员不但要懂文物知识,还要有丰富的相关知识储备,才能让讲解详细生动,让观众有所收获。多的时候我一天能讲解四五场,一场一个多小时。

  上了年纪以后,我的记忆力不如年轻人了,可是我杂学多,对博物馆提供的讲稿进行修改、丰富,我还拿着小本跟在观众后面,听其他讲解员的讲解,“偷艺”,听到有自己不了解的知识点就赶紧记下来,回去补充到自己的讲解内容里。做这些都是为了让参观博物馆的人不白来,哪怕学到一点点文物知识也好。

  一般讲解员有固定的讲解时间,我却喜欢只要看到有参观者,就主动过去打招呼,给他们讲讲文物。成为讲解志愿者后,我觉得每天过得都很充实,每当讲解结束,观众为我鼓掌,我会感到真正的快乐。

  我是“80后”,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,因为生在天津这个曲艺之乡,我很早就成了曲艺爱好者,最喜欢白派京韵大鼓,爱听爱唱,自己还写过几个相声段子,试着说过相声,但现在我最喜欢的是在博物馆做讲解。

  2014年,我到天津图书馆听非遗讲座,对文物产生了兴趣。有一次我去博物馆,偶然听到志愿者的讲解,感觉经过人家一讲,跟我自己看的感受完全不一样。来的次数多了,听志愿者的讲解多了,我觉得自己对文物的理解丰满起来,所以在2014年报名成为了天津博物馆的志愿者。

  天津博物馆的馆藏特色是中国历代艺术品和近现代历史文献、地方史料并重,常设展品包括古代青铜器、陶瓷器、书法、绘画、玉器、玺印、文房用具、甲骨、货币、邮票、敦煌遗书、竹木牙角器、地方民间工艺及近代历史文献等。我在珍宝厅讲解,一些参观者往往会问到文物的价格,值多少钱,其实这是次要的,每件文物都是一段历史遗存,背后都有故事,都传承了一种文化理念。参观者在欣赏文物的同时,听讲解员讲展品背后的故事,在情感深处会与展品产生共鸣,这正是文物穿越时空的意义。这种深刻的情感体验能够留存在参观者的记忆深处,才不至于暴殄天物。

  有一次我讲完青花瓷,一位观众问了我几个关于青花瓷的问题。我说我是外行,讲解只能起到普及作用。这位观众从头到尾把他掌握的知识给我讲了一遍。我那场青花瓷讲了60分钟,这位观众给我讲了70分钟,都是干货,真是长了知识。

  有的参观者喜欢触摸文物,所以博物馆一般不敢裸展文物。即便加了玻璃罩子,许多人也喜欢用手去摸玻璃,我会提醒他们,成年人有时会不高兴,小朋友却都非常可爱,会在我提醒后用袖子擦掉自己手印。

  迷上博物馆之后,我去了全国各地许多博物馆,也是为了给自己做积累。做志愿者很累,也没有收入,可是我觉得收获很大。曾有一位吉林来的游客被我的讲解打动,此后连续三年春节都带家人到天津博物馆参观,我和他们一家成了好朋友。还有一次,博物馆面试新志愿者,有一位朋友跑过来和我说,是我的讲解让她也想来做志愿者,我觉得特别欣慰。

  我是1954年出生的,在天津长大的湖南人。记得小时候我家离承德道天津历史博物馆很近,父母带我们去过,推开沉重的大门,看到里面有许多展品,当时什么也看不懂,却被那种神秘的氛围吸引了。真正让我对博物馆有了深刻认识,是后来去杭州玩儿了一个月,走遍大街小巷,看那里的博物馆、名人故居,我才意识到,想了解一个城市,必须要看博物馆。

  2012年刚到天津博物馆做志愿者时,我觉得自己岁数大,记忆力不好,就没做讲解,而是做服务工作。2014年天津博物馆举办“拿破仑文物特展”,招募讲解志愿者,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,查找资料、完善讲稿,效果还不错,自此开始正式做志愿讲解。

  我最愿意讲“天津故事”,先后讲解了“中华百年看天津”“天津人文的由来”“天津收藏家捐献文物”等多个常设展和特展。也是因为做讲解的缘故,我开始随时随地搜集、整理天津历史文化知识,我整理了63件天津珍宝文献,从报纸上看到“天津起源考古新发现”的新闻,也把它加到“中华百年看天津”的讲解内容中,虽然博物馆没有这样的讲解词,但我的信息来源是可靠的,通过讲解,大家能更了解天津。2018年天津博物馆建馆百年,我又把天津博物馆曾经的建馆所在地,从中山公园、北宁公园,到二宫、马场道,都重走了一遍。我想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更多人。

020-88888888